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 Scientific Research

《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登攀三重境界

上传时间:2017-11-24 23:29:58 来源:未来教育家杂志 浏览:

《未来教育家》五周岁了,萌翻了,帅呆了,楚楚可人了。谁家娃儿谁喜欢,也就不必顾及王婆之嫌了。五年来,《未来教育家》沐浴着阳光、雨露、清风,舒枝拔节,尽情生长。在她三周岁时,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锻造专业定力》,戏称《未来教育家》只管教育家三个字。回顾五年成长历程,本刊在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的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方面,登攀了三重境界。


一、认识与思考:让时代梦想花好月圆

201296日,《未来教育家》在《发刊词》中热情洋溢地振臂一呼:圆一个教育家群起的时代梦想!

然而现实并非一呼百应。在中国,教育工作者似乎没有文艺工作者那么幸运。文艺界的某人唱了一首歌,一夜走红就成了著名歌唱家;某人演了一部戏,一炮打响就成了著名表演艺术家。而一位教师在讲台上摸爬滚打一辈子,课教得再好,培养了再多的好学生,也没有人称他为教育家,他本人就更不敢沾教育家的边了。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家必须要盖棺定论,即使盖棺定论了也未必就敢称其为教育家,认识缺位,是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的最大障碍。这五年,《未来教育家》围绕着教育家的认识与思考问题,可以说闯过了八道雄关。

1.有没有教育家

首先要破除四个误区:一是困惑论,当代中国有没有教育家?很困惑,不敢说,也说不清。二是神秘论,把教育家看得很神秘,中国的孔子、朱熹、蔡元培,外国的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杜威……谁堪与这些并论?三是苛刻论,对教育家要求过高,太严格,谁都看不上眼。四是红眼论,他都成了教育家?他算老几?

接着请出权威大家给予回答。

我国有13亿人口,2.6亿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在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里没有教育家,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也与事实不符。(顾明远)

教育家何在?大量存在于教师之中,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之中。(敢峰)

无论在一个地区还是一所学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能够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就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教育家。(陶西平)

我们还特别开辟了一个栏目——“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对顾明远、敢峰、潘懋元、霍懋征、于漪、李吉林等一批著名教育家做了有说服力的大篇幅报道。





2.教育家的标准

关于教育家的标准,顾明远先生提出五个关键词:(1)热爱,热爱教育事业;(2)规律,懂得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3)长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做出了优异的成绩;(4)研究,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5)影响,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他认为做到这五点,就可以称为教育家。敢峰先生指出:按时代和社会需要办教育,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教育,其中持之以恒、成效卓著、桃李满天下者,不谓教育家也是教育家。李希贵校长则说得畅快淋漓:我想说,那些被毕业了的学生们深深挚爱着的老师就是教育家!如果,这些培养了社会栋梁的人不是教育家,谁还有资格说自己是教育家?

3.教育家分类学

对于教育家的类型,专家们有几种界定。(1)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广义的教育家与狭义的教育家;(2)理论与实践之分,即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但两者又是密切相连的;(3三观之分,正如敢峰先生所说:教育有微观、中观、宏观三界,教育家就能分别处在三观的重要位置上,分为三类,形成一个总的教育家群体,一是从教师中结晶析出的教育家,二是教育思想家、理论家、改革家,三是擅长于办教育的教育家。

4.教育家层次论

如果教育家都是一个层面的,动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开口即于漪、李吉林、李希贵,那对于当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就只能望洋兴叹、望尘莫及、望而生畏了。我们依据客观事实认为教育家是可以分层次的,有全国著名教育家,省级知名教育家,地、县级教育家,甚至一个乡镇也可以有自己区域内公认的教育家。这个本刊原创的观点,受到基层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的热赞。他们喜上眉梢:这下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希望了,有奔头了,也有动力了!

5.教育家群体观

袁振国先生曾特地为本刊撰写了《群体教育家的诞生》一文,提出精英式的教育家时代已经过去,大众化的群体教育家时代已经到来。他认为:教育家的整体效应。随着社会流动的普遍化,教师、校长的流动也成为自然现象。教育家不再是个体性地作用于、贡献于某一所学校,而是教育家群体整体作用于、贡献于整个教育,贡献于全社会。教育家作为一个群体整体推动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有些地方组织优秀校长、教师巡回讲座的形式,就是自觉发挥教育家整体效应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6.“培养生长的和谐统一

教育家是培养出来的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本刊这个平台上,大家以辩证的哲学思维进行探讨,求得了不同的观点的一致态度——“教育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正确的、有效的、长期的培养,对教育家的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教育家光靠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但是培养绝对有利于教育家成长,而且是有利于他们快速成长。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接受《未来教育家》采访时谈到:“‘培养生长并不冲突,江苏省的人民教育家培养实践证明,教育家是可以培养的。有计划的培养,可以促其自觉,促其坚定,帮其提高,催其奋进。

7.教育家办学的核心内涵

什么叫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如何办?教育家办学的合理内核究竟是什么?《未来教育家》在创刊后的第二期做了一个独家巨制的特别策划,以整本刊物的篇幅,刊出了《教育家办学——北京十一学校的探索》。李希贵校长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只有当一所学校的大批优秀教师,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教育艺术来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时候,这所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紧接着,本刊又主办了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的特别访谈。杨念鲁先生在总结时指出:“提倡教育家办学应该具有普适性,它的核心内涵应该是让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都能够成长为具有独立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育人的教育工作者。

曲高和众,呼应甚多。深圳十佳校长李唯写道:教育家办学,与其说是书写一种模式与形态,不如说意在表达一种理想与态度。教育家并非办学的必要前提,教育家亦非办好学的充分条件,但是,教育家的态度与情怀,一定是办好教育的必要条件,而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意义也在这里。

8.认识新高度

教育家群起,是时代梦想;教育家办学,是时代命题。要形容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就是:时代呼唤,人民期盼,国家意志。

现如今,以上这几句话,但凡在有《未来教育家》的地方,不说家喻户晓,恐怕也耳熟能详了吧?

认识到位,凝心聚力,何愁好梦难圆!



二、规律与路径: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

点燃教师教育家成长梦想,助推校长教育家办学前行。这是《未来教育家》的神圣使命和不辞天职。

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虽各有侧重,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五年来,本刊通过特别报道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核心栏目教育家成长红地毯教育家办学金引擎、专题报道走进教育家办学、特别访谈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等渠道,与广大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携手并肩,奋力追寻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的规律与路径,收获颇丰。如细细梳理、概括提炼,足可以形成一个理念性的规律体系,编辑一本实操性的路径大全。但限于篇幅,本文不可一一而足,只能择其要者,挂一漏万了,并奢求出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奇效。

1.“成长典范成长经典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这组重磅系列报道,蕴含着一个共同的灵魂:成长规律

主人公于漪先生的五大成长理念:1)信念:师者的根在祖国,师者的魂是民族;(2)视野: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身上要有时代年轮;(3)敬业:三尺讲台是我生命闪光的舞台,我是用生命在歌唱;(4)坚守:选择教师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奉献;(5)超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主人公李吉林先生的八大成长基因:1)草根底色;(2)职业认同;(3)挚爱学生;(4)勇于创新;(5)百折不挠;(6)思考写作;(7)学界互动;(8)文化滋养。

主人公敢峰先生的个人成长透视:1‘w的成长道路。敢峰的成长道路,大致说来是宏观——微观——再宏观——再微观——再宏观的线路,可以形象地比喻为‘w。(2)双因子内驱螺旋形上升。敢峰成长的内在因素可以归纳为四对双因子,即:使命感和责任心;思想和眼光;研究和实干;情怀和操守。这四对因子双双并列,呈螺旋形相辅相成,驱动敢峰不断积极进取。”……

这些成长典范的成长经验与成长规律,无疑就是成长经典

2.“十问教育家怎样炼成?

中国教育家成长·30年三座高峰特别访谈开始前半个月,希贵校长特地与我打招呼:刘老师,您给我们提的问题千万要保密,追求真实的现场感。问题一定要尖锐、有刺激性,那样才有味儿。所以,后来我一口气给他们提了十个问题,即所谓十问教育家怎样炼成?虽然也包括难以应答的敏感问题,但其中最核心问题是两个:

1)教育家成长的普遍规律是什么?魏书生校长说有三条:一是心静,二是实践,三是有大教育观。李希贵校长说:第一,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家的产生,我们会发现时代和环境尤为重要。第二,教育家一定是顶天立地的,一方面是和学生的成长绑在一起,另一方面一定和这个民族的命运绑在一起。冯恩洪校长说,一是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发上等愿,择高处立,二是要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享下等福,寻平处住

2)你们个人成功的理念、秘诀是什么?李希贵说,第一,寻找制高点;第二,善于把其他行业好的经验模式嫁接到学校;第三,听不同的声音。冯恩洪说,我成长中有三个关键词:目标,读书,反思。魏书生说,我的关键词就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访谈中还涉及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定义教育家办学?李希贵说,教育家办学不能等同于校长办学,仅靠校长一个人的智慧,显然无法实现教育家办学的梦想。冯恩洪说,在我看来,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又能够推动时代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办学。魏书生说,教育家办学就是校长、老师和学生共同寻求心灵深处求真、向善、追寻美的过程。

3.“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

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个命题是我的原创,不是的,这是著名教育家、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提出来的。2013年春节,大年初一,我给于漪老师打电话拜年,相谈甚欢。于老师很热情,说:刘总,你们《未来教育家》办得真好,中国教育学会做了一件大事,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很有帮助。我也很客气地回应:于老师,您过奖了,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我们就是要点燃教师教育家成长的梦想!于老师更高兴了,她提高了嗓门说:刘总,说实话,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那么多老教师,一辈子都在课堂里摸爬滚打……’

这是我在教学名师五朵金花特别访谈的开场白。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于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著名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也说过类似的话:课堂里走出教育家!著名教育家、北京景山学校首任校长敢峰先生也说过:教育家从教师中结晶析出。

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这个命题,道出了教师的心声,也道出了教育家的成长规律。参加访谈的王春易、恽敏霞、卞小娟、刘红、刘青五位嘉宾,用自己的切身感悟,生动有力地印证了于漪老师的观点。

4.“对教育家成长规律的思考

专门研究教育家的著名专家孙孔懿先生,在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上说:教育家成长规律是一个大命题:第一是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家、教育家成长与教育家成长规律,第二是教育家群体涌现的规律,第三是教育家个体成长的规律。

关于教育家成长规律,孙先生认为,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不同于自然科学规律,不同于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不可以重复的刚性规律,而是包含绝对论、选择论和概率论原理的规律。

关于教育家群体涌现的规律。孙先生认为,社会对教育家的需求是教育家成长的根本动因。什么样的社会条件最有利于教育家大批涌现呢?中国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是宋代,第三个是在近代。这三个高峰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都是社会激荡期。为什么在社会激荡期会出现这么多的教育家?一、激荡年代的社会难题呼唤创造性的解答。二、宽松的思想环境包容求异精神。三、文化普及形成大师辈出的沃土。四、私学发达润泽教育实践和理论。

关于教育家个体成长的规律。孙先生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道路为例,提炼出来四点启示:一、人的潜能具有无限丰富性。二、一位真正的教育家首先是一位好人,一位真正的人。三、读书、实践、思考、写作,是教育家成长的必由之路。四、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长都源于他坚定的人生信仰。孙先生对规律的概括提炼,够专业吧!

5.“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

2013年早春,《未来教育家》特地邀请北京几位区教委领导举行了创刊以来第二个特别访谈,主题是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围绕主题共研讨了五个问题:

1)国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10年,现状如何?

2)如何进一步认识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意义?

3)目前,实施教育家办学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4)您所在的区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落实教育家办学?

5)怎样才能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

几位嘉宾妙语连珠。时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说:只有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才能做有灵魂、有生命力的教育。时任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张卫光说:教育家办学,更像我们的和谐号,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每节车厢都和车头紧密相连。时任石景山区教委主任叶向红说: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办学,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昌平区教工委书记隋彦玲说:把办学权交给教育家,也就意味着给了教育家一个实践、发展的舞台。

2014年初冬,在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上,青岛市教育局长邓云锋以让教育家办学的种子落地生根为题,分享了青岛市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实践探索:(1)以强化专业精神为先导,奠定未来教育家成长根基。(2)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在实践创新中彰显教育家办学个性。(三)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为教育家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家办学的种子,在广袤的教育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6.“文理有别,大道同行——理科教师成长路径

20167月,第三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在北京大兴举行。在那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炎炎夏日,我主持了一场别样的访谈,主题是文理有别,大道同行——理科教师成长路径。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呢?这要从三年前说起。

201312月那个万点雪峰晴的美丽冬日,我们也是在北京大兴举办了一场中国教育家成长·30年三座高峰的特别访谈,邀请了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三位著名教育家同台论道。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他们三位都是语文教师出身,并且不少的著名教育家也都是语文教师出身,是不是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教育家呢?长期以来在理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方面,的确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颇有点朦朦胧胧云遮月,隐隐约约雾里花的感觉,是到拨云见日,驱雾赏花的时候了。

访谈中,四位嘉宾就一位优秀的理科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等八个问题进行了切磋探讨,并达成一致共识。

生物特级教师杨振峰说:从理性、从实证走向融通,从学生出发、从学科出发,让我们文理老师都为了育人这个目的,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做我们该做的事。

化学特级教师罗滨说:文理有别,有别才有世界的精彩;大道同行,同行是让我们携手创造未来。

数学特级教师吴新华说:如果把教育看作大山,文科老师和理科老师就是登山的人,他们站在不同的地方往山顶攀登,最终都会相会,只要路径不错。

物理特级教师罗清红说:今天探讨的文科与理科,原本就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的描述,自然同根同源,同体无界。

本人最后欣慰地作了结语:从本质意义上讲,理科教师与文科教师虽然专业特长有不同,但其成长规律是共通的。只要我们人人都为中国教育家梦着色添彩,就一定会梦想成真,从经师走向人师,一步一步登上教育家的神圣殿堂。

这五年,我们报道了一大批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实践一线的先进人物,《男神校长”——记湖南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武建谋》和《办一所中学里的大学——叶翠微教育家办学路上之求索》两篇大型人物通讯,反响尤为强烈,可谓好评如潮。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转载了《男神校长》一文。我们还策划了大型系列报道教育家办学视域下的课程改革,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建平中学、重庆巴蜀小学、北京史家小学等一批名校的课程改革成就,彰显了一个理念——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是教育家办学探索的核心堡垒。

来自实践一线的群众的创造、智慧,蕴含着最鲜活、最闪亮的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的规律路径



三、呼唤与建设:让新时代教育家文化百花争妍

在办好刊物,充分凸显传播、引领、助力功能的同时,如何登攀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理论和行动研究的新高度。

《未来教育家》开启了一个新课题: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这个课题的灵感来自两方面:一是基层的需求。不少地方自发地开掘本地域的教育家文化,为培养好教师、助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教育家成长服务。比如,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的课题《丹阳教育家教育思想实践与发展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他们以课题为引领组建联盟校,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做得风声水起,硕果满枝。他们那种立于时代之巅的文化自觉,你不能不为之动容。二是国家的要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学要有风格,办学要有特色,教育要有个性。

社会转型期,往往是教育家涌现最多的时期,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成长的重要规律。发掘、剖析多地域、多时期教育家产生的根由,倾力打造不同地域的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吸收历史上桐城派”“公安派”“湘乡派”“扬州学派”“浙东学派等学派之说,增强文化自信,开发利用资源,积极引领服务。助力不同学派的教育家成长,助推不同特色的教育家办学,这无疑是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

于是,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杂志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建了一批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

1.创造苏派教育家成长的气候和土壤——中国教育学会苏派教育家成长研究总基地揭牌

20161030日,首届全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报告会暨苏派教育家成长研究总基地揭牌仪式,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基地报告厅隆重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成平,浦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陆一、浦口区教育局局长宋仁荣以及来自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和800余名江苏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主题为:以教育家情怀育人,以教育家智慧办学。

在这个会议上,我说:教育家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家成长是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慢慢等待。要让有影响力的教育家脱颖而出,就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建设先进的教育文化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校长松绑,让校长专心办学,充分享有办学自主权。若要让那些富有才干、思想新颖、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和校长脱颖而出,得到学校和大众的认可及进一步发展提高,一个好的选拔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究竟什么样的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气候和土壤,才最适宜教育家种子的生长,这正是总基地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我还畅言:“‘苏派教育学成长研究总基地建立以后,将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优势,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教育新闻的资讯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做好服务工作。首届全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报告会,就是服务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李希贵、魏书生、程红兵、杨瑞清四名顶级教育家,将带来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

2.兴教育之盛 普智慧之光——中国教育学会赣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南昌基地揭牌

春风起兮,花开豫章。201728-9日,首届赣派教育家成长论坛开幕式暨赣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南昌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和南,南昌市副市长龙国英和程红兵、叶文梓、贺优琳等著名教育专家,以及全省各区市特邀代表,南昌市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出席。

在这个会议上,我说:江西素有钟灵毓秀之誉,历代涌现的文化名人、教育大家不胜枚举。古有朱熹创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盛名百世流芳;近有熊育钖办学心远,媲美明德、南开……当代江西教育人胆识兼具,振臂一呼:教育家永远在路上!英雄城南昌,播下种子,树立好理想阳光德泽,共享好政策空气润泽,营造好氛围。卓有成效地力促教育家成长,可圈可点!

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为民说:我们倡导具有南昌教育文化特点的教育家成长,是希望每一个教育人都能在实践中体现教育家的精神,孕育教育家的品质,收获教育家的喜悦,注重过程的体验,看淡结果的有无。

3.呼唤教育家成长 助推教育家办学 分享教育家智慧——中国教育学会湖湘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成立

2017414日,中国教育学会湖湘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暨湖南省中小学百校联盟第三届高峰论坛,在湖南省株洲市政府礼堂隆重举行。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华、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贾腊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武建谋、株洲市副市长杨胜跃、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局长谢魏出席,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全省各区县的300多名校长代表。

我对湖南的教育文化底蕴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引用钱基博的话说:湖南历来人杰地灵,大儒迭起,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涤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

王建华副厅长说:中国教育学会湖湘教育家成长研究基地的成立,是湖南省教育家成长与发展的重大机遇。它将在积极探寻教育家成长机制、研究探索教育家成长规律、服务政府相关教育决策、营造教育家成长的有利环境、为未来教育家成长提供专业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好这个基地,是全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重大责任。湖南教育人要抓好这个机遇,担好这个责任!”

我们还建立了苏派教育家成长研究丹阳分基地”“川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北川分基地”“苏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句容分基地”“湘派教育家成长研究长沙天心区分基地”“湘派教育家成长研究株洲荷塘分基地”“赣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弋阳分基地以及广东惠州基地、深圳宝安基地、深圳坪山基地等。最近,津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北辰基地也已授牌。



在《未来教育家》创刊五周年之际,由我本人主持的以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为主题的特别访谈,成为第四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的一个亮点。这次访谈由著名教育家敢峰、朱永新出任顾问,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部门主任笪红梅、湖南省株洲荷塘区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蔡建平,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局长郭建新、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访谈围绕以下六个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和思想碰撞。

1)梳理地域学派催生名家大师的现象和价值;

2)开展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

3)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的成效、途径和方法;

4)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遇到了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支持?

5)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的新规划、新谋略;

6)呼唤新时代教育家文化的觉醒。

特别访谈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赞,天津的董彦旭校长即兴赋诗一首:“‘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特别访谈,令人感佩万分。为师不负楚天才,人杰横空乐满怀。为学修身齐努力,智潮风雨抱窗来。传道高语涵今古,教改新言简意赅。麟角凤毛生有种,碧桃红杏倚云栽。

有专家称道,《未来教育家》已掌握了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研究与传播的话语权。我和执行总编辑陈盼、副总编辑吴盈盈连忙回应,且异口同声,那可不敢当。五周岁的《未来教育家》,有着太远太远的未来——

教育家成长永远在路上!

教育家办学永远在路上!

《未来教育家》永远在路上!



Copyright ©2023 天府四中版权所有 | 蜀ICP备18033543号-1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沈阳路西段517号 | 联系电话:028-80518070 | 邮编:610213 | 邮箱:tfdsz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