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已被全国许多学校采用,其初衷本是教师团队通过共同探讨与协商,以求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进步和教师水平提高,可它的发展却遭到不少质疑。近日,在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网站中,不少教师作者和读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瑾瑜及其学生赵文钊总结,集体备课在学校最为普遍......
一、什么是“微课”?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
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处于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可是,究竟什么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很清晰的答案。中国教育需要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
在2017年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简称“校长大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以“走向未来学校的十大变革”为题,在现场做了精彩报告。以下为现场口述整理实录。每当新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人们都特别关注传统学校是否会消亡。今天,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未来学校,是因为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对学校形态、......
“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书或地图中,而是在门外。”这是《霍比特人》中的一句话。的确,看似不务正业的旅行、踏青,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要比关在屋子里死命学习大得多。很多医学专家认为自然环境中的居所的减少是幼儿肥胖,注意力紊乱,抑郁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将森林作为教室,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森......
赵桂霞善于将教育的宏观发展和学生的个体成长结合起来,多项创新探索,成效显著,被称为“长”在教室里的老师,“种”在校园里的校长。在新的岗位上,她要和您聊一个新的话题——学习新结构、新机制、新动力。尊敬的各位代表,看上去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三个问题,但实质上,在未来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动力的来源——组织的动力来......
为促进未来教育理念的传播、推进未来学校的发展、交流未来学校的宝贵实践经验、展示未来学校的优秀成果,“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于1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召开。大会汇聚了国内外优秀校长、知名专家学者、教育厅(局)长、科技界精英,碰撞思想火花、传播创新理念、瞭望前沿科技,开展积极的......
《未来教育家》五周岁了,“萌翻”了,“帅呆”了,“楚楚可人”了。谁家娃儿谁喜欢,也就不必顾及“王婆”之嫌了。五年来,《未来教育家》沐浴着阳光、雨露、清风,舒枝拔节,尽情生长。在她三周岁时,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锻造专业定力》,戏称《未来教育家》只管“教育家”三个字。回顾五年成长历程,本刊在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的理论研究......
十九大闭幕,关于教育事业,从总书记到部长再到教育党代表,每个人都阐述了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可谓干货满满,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十九大期间各级领导和代表对于教育做了哪些重要指示和讲话吧!习近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报告中提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作为K12学校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田慧生撰文指出,“纲要”颁布的意义,在于触发了学校教与学关系的深度变革,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四个方面的......